在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风险定价和风险分担机制最充分、创新资本形成能力最强的资源运用机制。因此,要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实现依法治理,为私募基金发展创造公平环境。但是,他也指出,基金业发展缺乏鼓励长期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税收设计,期待税收政策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更进一步。
中国私募基金已投
四万多家中小企业
洪磊认为,对于我国而言,赶超型经济基本走到尽头,未来面临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系统性风险增多、大国博弈和制度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必须找到由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而在创新发展浪潮中,洪磊认为,金融是关键变量。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资本形成能力,尤其是为创新活动、创新型企业提供风险资本的能力,以及为此而形成的制度化安排。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最大不同就是风险属性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不同。”洪磊指出,从全球经验看,以金融中介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更加稳定,但风险承担能力不足,无法为全社会提供足够的风险资本,无法支撑广泛的技术创新。而资本市场则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包容性和风险分担机制,投资和融资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接,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均可以在资本市场找到资本扩张的均衡价格,为技术创新形成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私募基金累计投资于未上市未挂牌企业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再融资未流通项目8.56万个,形成资本金4.72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6100亿元。投早投小趋势显著,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持,在投项目中,投向中小企业项目合计4.54万个,在投本金1.66万亿元。从行业分布看,互联网等计算机运用、机械制造等工业资本品、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与服务、传媒等产业升级及新经济代表领域成为布局重点,在投项目企业数量合计4.15万个,在投本金合计2.03万亿元。
基金业缺少鼓励长期投资和技术创新的税收设计
关于私募基金的自律,洪磊认为,私募基金发展的前提是投资人的信任,最大的风险是对基金本质的背离。“与单一主体利用自有资金从事股权投资活动相比,私募基金依赖对外募集形成可投资本,基于投资者的利益作出投资决策,对基金投资者负有信托关系下的受托人义务,这是私募基金的本质所在,也是纳入资本市场统一监管的逻辑所在,符合全球私募基金行业监管的普遍经验。”
洪磊指出,展望未来,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资本市场功能,为长期资本形成提供强大助力。为此,应为私募基金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推动私募基金更好地服务创新发展,具体来说,有两方面需要重点着手:一是要全面准确理解《基金法》法理精神,为私募基金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要依法制定行政规则,特别是税收规则。洪磊指出,从更深意义上看,税收有三重价值,一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从而为公众提供安全、秩序、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二是调节贫富差距,缓解收入不平等和代际传承带来的社会不公;三是调节经济活动,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赶超型经济体,我们的税制更多地体现了前两重价值,对于第三重价值重视不足,这恰恰是我们与发达经济体竞争的短板所在。”洪磊认为,以基金行业为例,既缺少鼓励长期投资的税收安排,也缺少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本形成的税收设计。
但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已经启动,并且得到税收政策的有力支持。“我们期待税收政策能够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型发展的历史大局中再进一步,更加重视税收的第三重内涵,全方位推动技术创新,契合投资基金活动特征,作出有利于风险投资、有利于长期资本形成的制度化安排。”